7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长9% 金融支持实体锚定重点
中国经济网| 2025年08月14日 07:28

央行8月13日发布最新金融数据显示,7月末,社会融资存量规模、广义货币(M2)、人民币贷款同比分别增长9%、8.8%、6.9%,继续高于经济增速。业内专家指出,整体来看,7月末,社会融资存量规模、M2增速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为实体经济提供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受季节性因素、地方债务置换等因素影响,7月信贷增速有所放缓。数据显示,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8.51万亿元,同比增长6.9%,较去年同期“8.7%”的同比增速放缓了1.8个百分点。

业内专家表示,7月是传统信贷小月,因6月末是银行上半年业务考核关键时点,银行往往倾向于推动信贷增量前移。同时,6月也是企业半年期经营结算的重要时间窗口,大量企业面临货款回收、债务偿还、资金清算等刚性需求,这种阶段性的资金流动高峰也会反映在信贷数据上。

此外,今年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对贷款数据的影响依然较大。“还原相关影响后,7月人民币贷款增速仍明显高于GDP增速。”业内人士称,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会对银行贷款产生置换效应,但长期看有利于缓释地方债务风险。

贷款规模保持合理增长的同时,信贷结构出现不少亮点。记者从央行获悉,7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5.0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4.79万亿元,同比增长8.5%,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从信贷资金价格看,贷款利率继续保持在低位,间接反映信贷较好地满足了企业与居民的融资需求。据央行披露,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3.2%,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5个和30个基点。“利率是资金供求关系的价格信号。贷款利率低位下行反映信贷供给相对充裕,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得到满足,资金需求方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更加容易、成本更加优惠。”分析人士表示,经过2018年以来多次降息,贷款利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

社融方面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为实体经济提供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初步统计,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点。其中,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3万亿元,同比多增3613亿元。

政府债券增长依然是拉动社融增长的“主力”。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温彬表示,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债券发行节奏明显提前,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合力,带动社会融资规模保持较高增速。他同时指出,尽管政府债券发行短期内对贷款有一定替代效应,但长远看,随着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发挥财政乘数效应拉动总需求,促进财政、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一石多鸟”效应正加快显现。

金融总量数据还折射出我国资金循环效率提高。7月末,M2同比增长8.8%,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5.6%,M2与M1的同比增速“剪刀差”为3.2个百分点,自6月以来总体收窄,反映资金活化程度提升、循环效率提高。(下转第二版)

(责任编辑:朱晓航)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