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合组织天津峰会|奏响上合的和合之音——上合组织国家深化人文交流互鉴共谱文明发展新篇
中国经济网| 2025年08月30日 23:17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 题:奏响上合的和合之音——上合组织国家深化人文交流互鉴共谱文明发展新篇

新华社记者周玮、马卓言、杨湛菲

习近平主席指出,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最牢固的基础在于文明互鉴,最深厚的力量在于民心相通。

在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即将召开之际,相关人文交流活动如火如荼——

专题片《习近平的文化情缘》在上合组织国家主流媒体落地播出,“2025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人文交流活动”在北京举行,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文博机构首次在京举办文物联展……

这是上合组织国家深化文明互鉴、促进民心相通的生动剪影。在“上海精神”照耀下,古老丝绸之路焕发新生,不同文明交融共鸣,汇成一曲激荡世界的和合乐章。

夯实机制基础,促进交流合作

“文明对话对促进世界和平和睦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道出世界变局中文明互鉴的重要意义。

从2002年通过的《上海合作组织宪章》将文化领域合作列入上合组织宗旨与目标,到各成员国文化部长会晤、旅游部门领导人会议等机制建设日益完善,再到上合组织成员国艺术节、传统医学论坛、青年交流营等品牌活动形式不断丰富,辐射范围不断扩大……

上合组织自成立以来,人文合作机制建设稳步推进,凝聚力持续加强。

作为新成员,白俄罗斯加入了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合作协定。

“我们将根据这些协定开展合作,这为我们在人文领域的多边合作开辟了新的前景。”白俄罗斯文化部第一副部长德米特里·什利亚赫京表示,机制和平台的建立为各方长期合作增添了稳定性和确定性。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上合组织以“上合行动”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2017年,阿斯塔纳,中方倡议建立媒体合作机制。一年后,上合组织首届媒体峰会如约在北京举行,各方签署了一系列重要文件。2025年7月,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河南举行,为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凝聚合力。

以行践言,夯实民意基础;以心相交,铸牢感情纽带。

“人文交流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相互理解、信任和持久关系方面已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巴基斯坦观察家报》网站文章指出,这种交流的成功源于由贸易合作、共同经验、文化协同联系在一起的群体的共同愿景。

在各项机制作用下,上合组织国家正以发展人文合作为“优先任务”,在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领域密切交流合作,推动人文交流蓬勃发展,不断加深各国民众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搭建文化桥梁,增进互信互惠

2025年6月1日,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互免签证协定生效,首批旅客开启中国行。乌籍旅客塔吉巴耶夫感叹:“现在到中国旅游很便捷。”

今年是哈萨克斯坦“中国旅游年”,也是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旅游年”。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前往撒马尔罕、布哈拉等丝路古城感受中亚风情,“到中国去”也成为不少中亚国家游客的共同选择。

“双向奔赴”的背后,有国际航班恢复、签证通关便利化、跨境支付互联互通等方面的政策加持,更有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余年来积累的民心相通效应。

“上海合作组织在旅游开发方面拥有巨大潜力。”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叶尔梅克巴耶夫建议,各方应通过合作推出旅游产品与路线、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发展青年旅游业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旅游合作的务实成果。

“好风景”与“好故事”搭建文化桥梁,激发新共鸣、激活新动能。

2025年8月22日至31日,“上合组织国家优秀影视作品展映周”在山东青岛举行,中俄合拍影片《红丝绸》等优质影片引人瞩目。

青岛不仅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电影之都”,更荣膺“2024—2025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凭借这一新平台,青岛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在经贸、文化、旅游等领域建立了广泛合作关系,“国际朋友圈”不断拓展。

从印度瓦拉纳西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再到中国青岛,“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品牌助力在更高水平、更广范围推广成员国人文资源和自然风光,弥合文化差异,提升互信互惠。

从文化盛会到旅游项目,每一次交流都拨动增进情谊的琴弦,拉紧民心相通的纽带。  

共享文明记忆,携手谱写新章

吉尔吉斯斯坦的黄金面具、巴基斯坦的灰泥佛首造像,遥相守望;中国红山文化玉猪龙、乌兹别克斯坦浮雕龙头,各具风韵……

初秋时节,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文明的星河——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博物馆藏文物联展”,汇聚了上合组织成员国的众多国宝。

“这些文物宛如文明星河中的绚丽星光,生动反映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深厚文明底蕴,真实展现了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经由丝绸之路进行文明对话、互学互鉴、相互影响的历史进程。”展览策展人王志强说。

近年来,上合组织框架下的文物交流呈现机制化、常态化,通过举办文物展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满足了成员国人民的共同期待。

文明记忆藏于瑰宝,存于砖石。沿着古丝绸之路向西,乌兹别克斯坦西部坐落着历史名城希瓦。在中乌两国联合努力下,一度失修残破的希瓦古城如今光彩再现。

希瓦古城伊钦·卡拉内城博物馆馆长沙基尔·马达米诺夫说:“中国专家在希瓦古城的修复工作持续了3年,现在古城变得非常美丽。每次看到修复后的古城,这里的居民都非常骄傲。”

乌兹别克斯坦诗人纳沃伊说:“没有比生活在友谊之中更美好的事情。”多年来,中国考古工作者深入中亚多国,积极开展联合考古和古迹修复,接续文明脉络,续写千年友谊。

千年丝路焕新,友谊的故事在上合组织国家文明交流互鉴中熠熠生辉。

2024年9月,第五届上合组织妇女论坛设置的展区内,一款带有牡丹花香的中国传统服装马面裙吸引众多观众驻足。

上合组织对话伙伴国科威特公主纳比拉·萨巴赫一边看着融合古典审美和现代技艺的马面裙,一边意味深长地说:“虽然科中两国历史、国情不同,但两国人民期盼文化互学互鉴的心是相通的,两国妇女凭借勤劳双手,在传承与创新中创业就业、参与社会发展的奋斗底色是相同的。”

文明交流的沃土里,青春是最富活力的种子。

2025年7月23日,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的10位青年代表共同宣读《“共护文明·上合青年在行动”天津倡议》。以青春之姿诠释“上海精神”,以多元之声共话人类命运共同体未来。

要促进文明对话,以“和而不同”的智慧消弭隔阂,让不同信仰在交流中绽放新彩;要搭建青年桥梁,通过艺术节、学术营、志愿行动,织就上合文明交流的璀璨星河……这份来自上合组织国家青年的倡议不仅仅是青春的承诺,也是上合组织国家文明对话的崭新目标。

以心相交、以行践知、以文塑魂,上合组织国家携手并肩、深化互信、扩大合作,为共同绘就人类命运共同体壮丽画卷增添更鲜明的上合色彩,贡献更深沉厚重的和合智慧。

(责任编辑:王炬鹏)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