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大好前程时惊遇间谍“圈套” 国安机关:切莫因小失大
中国经济网| 2025年11月04日 08:51

好险!开启大好前程时惊遇间谍“圈套”,所幸...

全民防线——国家安全机关典型案例解析(三)

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瞄准我青年学生群体,以求职兼职等名义,拉拢、利诱甚至胁迫我个别青年学生为其从事涉密资料搜集等间谍活动及其他违法行为,给我国家安全带来威胁。相关案例警示我们,要当心“私人定制”的招聘陷阱,切勿踏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的窃密圈套。

诱惑——校园招揽

金某因读研期间需要实习经历,在校内论坛发现某国驻华使馆发布招聘经济学、管理学在读研究生担任兼职研究助理的信息。金某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向指定邮箱投送简历。几天后,A以某国驻华使馆外交官身份,对金某进行了面试,金某顺利通过并成功“入职”,开启“打工”之路。

合作——步步为营

金某按照A的要求,在互联网查询经济类公开数据,并撰写调研报告,按次收取现金报酬。次数多了,金某也产生了疑虑,但A表示相关材料只用于两国经贸合作,自己工作太多,只是找个助理帮忙编写而已。尽管心中仍有顾虑,但一想到只需简单地搜集公开材料、撰写报告,便能换取高额报酬,金某便不再纠结。毕业工作后,金某一直与A保持“合作”,赚取“外快”。

止步——悬崖勒马

随着合作深入,A要求金某签订《咨询顾问协议》,不仅约定按月支付薪金,更有重点地将合作方向转向政治、能源、国际问题等热点领域。A向金某强调此类调研报告报酬翻倍,并针对性地指导金某开展敏感数据搜集和分析、撰写报告等。同时,希望通过金某结识相关敏感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合作。金某对A的身份逐渐产生怀疑,感觉存在合作风险,遂主动疏离,停止合作往来。

收网——水落石出

事实上,就在金某庆幸自己及时脱身之时,国家安全机关也早已将A纳入侦察视线,掌握了其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身份。鉴于金某在不知晓对方系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身份情况下为其工作,且金某主动停止违法行为,未对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严重危害,国家安全机关对金某进行了批评教育,并没收其违法所得。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青年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应当自觉将“国家安全高于一切”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面对境外机构或个人提出的所谓“学术交流”“合作邀约”“高薪兼职”时,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和头脑清醒,认清间谍“圈套”,切莫因小失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规定,实施间谍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实施间谍行为,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予以奖励。

(责任编辑:何欣)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