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4日电(记者 卢俊宇)在日前召开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重要成果发布会”上,由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组织开展,百位院士从2005—2023年400多个国家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项目中选出“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黄河调水调沙理论与实践、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生态节水型灌区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水沙灾害形成机理及其防治,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等5项水利科技成果入选。
黄河调水调沙理论与实践项目成功将35.5亿吨泥沙送入渤海,实现了下游河道主河槽全线持续冲刷,过流能力由2002年的1800立方米每秒恢复到目前的5000立方米每秒左右,向河口湿地补水16.1亿立方米,取得了显著的防洪减淤生态效益;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项目为实现水分利用从低效到高效转化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和实现途径;生态节水型灌区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为实现灌区“灌溉高效、排涝防渍、水肥节约”等水利功能与“面源截留、水质改善、生物多样”等生态功能的耦合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成果广泛应用于我国灌区规划设计和建设运行中;水沙灾害形成机理及其防治的关键技术项目显著提升大范围灾害研判效率,解决复杂水沙关系下计算精度和速度协同的难题,为泥沙作为原生灾害的江河水沙链式灾害防治提供了核心科学工具;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创建与应用项目解决世界上最复杂水源和供水条件下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攻克水源生态修复、水厂净化、输送保质、龙头水达标等关键技术,解决监测设备严重依赖进口、整体监管能力提升等关键难题,应用于1400余项工程,惠及2亿多人。
据了解,20项生态文明领域重大科技成果涵盖水处理与安全、大气污染治理、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水文水利、新污染物、遥感监测、清洁能源、地质灾害防治等。这些重大科技成果展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责任编辑:单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