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河南省方城县独树镇刘营村的山坡上一派忙碌的景象,退伍老兵魏福生正带领农户采收黄精,从挖土、清理到装筐,动作娴熟有序。这些饱满的药材,不仅是荒山变“金山”的见证,更为周边村民的冬日增添了丰收的暖意与期待。
1983年退伍的魏福生深耕在医药行业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与资源。2020年返乡探亲时,他注意到家乡闲置的荒山坡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正是发展中药材种植的理想场地,心中当即萌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2021年,他毅然放弃在外发展机会,回到家乡开启种植中药材的创业之路。在推进过程中,他不仅顺利流转了700多亩山地作为种植基地,镇政府与村委会得知他的创业计划后,也主动提供支持,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建设高标准厂房车间,助力他成立方城县中药科技有限公司,为中药材种植、后续晾晒加工等环节搭建起稳固的场地基础。
黄精虽为珍贵中药材,药用价值与市场前景俱佳,但技术门槛高、资金投入大、生长周期长,为攻克黄精种植难题,魏福生主动出击,一方面四处走访中药材种植专家,虚心请教种植技巧,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各类中药材种植培训,系统学习科学种植知识。从土地改良,到培育优质苗种,再到日常的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每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严格把控细节。经过不懈努力,黄精种植逐渐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正轨。
在自身种植基地稳步发展的同时,魏福生始终惦记着家乡乡亲们,积极带动周边农户参与中药材种植。为帮助农户打消顾虑,他不仅承诺以合理价格保底回收药材,解决农户的销售后顾之忧,还为农户提供全流程支持:从种植前的品种选择建议,到种植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再到市场动态信息分享,全方位助力农户降低种植风险。此外,他定期组织种植户开展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邀请专家现场授课,鼓励种植户分享实操心得,让农户在交流中提升种植水平。目前,公司累计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达五千亩,每年能吸纳周边七八个村的四五十户农户务工,涵盖留守妇女、老人等劳动力群体,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每年的务工费支出达30多万元。
经过数年深耕,魏福生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已构建起“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该基地凭借标准化的种植流程、优质的药材品质,被批准为南阳市“定制药园”,成为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标杆。如今走进刘营村,漫山遍野的黄精郁郁葱葱,宛如一片绿色海洋;中药材加工厂房内,机器轰鸣不停,工人们分工明确、忙碌有序,一派产销两旺的热闹景象。
谈及未来,魏福生充满信心:“我希望能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更多优良中药材品种,提升中药材的品质与产量。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发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我坚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药材产业一定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带领乡亲们过上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景浩)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