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内部更像“八宝粽”而非“千层酥”
中国经济网| 2025年09月10日 11:53

“洞察号”着陆器揭示了行星深层动荡历史的隐藏细节。图片来源: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科普园地】

◎本报记者 张佳欣

如果把地球和火星比作点心,教科书常画得像“千层酥”——层层分明,规规矩矩。但火星并不遵循这套整齐划一的模板。最新研究显示,它的内部更像“八宝粽”,馅料五花八门、参差不齐,粗粝而杂乱。

来自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分析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洞察号”探测器传回的地震数据,发现火星的地幔并不均匀,而是埋藏着许多早期残留的碎块,有的大到4公里宽。这些“硬疙瘩”般的碎块,就像星球在成长过程中留下的旧伤痕,被火星保存至今。

它形成的秘密要追溯到45亿年前。火星和地球一样,都是围绕年轻太阳的尘埃和岩石逐渐聚合而成的。在它成形不久,就遭遇过多次天体级的猛烈撞击,能量之大足以将年轻的火星大面积熔化,形成滚烫的“岩浆海”。随着时间推移,岩浆逐渐冷却、结晶,留下成分各异的大块物质。就像把不同材料混进面团,这些碎块后来被“揉”进火星的地幔,却没有完全搅匀。

地球的内部之所以没有保留类似痕迹,是因为板块构造不断搅动和循环,旧的地壳被“回收”,新的物质不断生成。但火星在早期就像一个“八宝粽”,外皮很快硬化,把里面粗粝不匀的“馅料”牢牢裹住,从此保存下来,仿佛一个巨大的地质时间胶囊。

这些证据来自“洞察号”探测器极为灵敏的地震仪,它捕捉到上千次火星震动,其中有八次尤为清晰,甚至包括两次由陨石撞击触发的“天然实验”。信号还显示,这些碎块有大有小,就像玻璃杯掉在地砖上,会碎成几片大块和无数小渣渣。这正是因为灾难性碰撞产生的能量,超过了行星本身的强度。

这一发现不仅刷新了人们对火星的认识,也为理解其他岩质行星,如金星、水星的演化提供了线索。它们的内部是否也同样保存着混乱的远古碎片?答案或许藏在未来的探测任务中。

(责任编辑:何欣)

精彩推荐
张健工商资本下乡不能偏离 改善社会资本进入的基础环境
05-19
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 让“特斯拉速度”成为“上海速度”常态
05-18
猪肉价格真的降了 下半年逐步达到正常的水准是有可能的
05-11
大众公布在华销量 推进产品攻势 提供多样化、年轻化的选择
04-20
高江涛掌权斯威汽车 推出“预售抢购模式”及“两级火箭渠道模式”
04-20
美国消费数据创历史最糟纪录 未来股市可能会大幅下跌
04-17
热点推荐
五六天后:科学减脂 专业营养师团队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06-08
谜茵焕肤精华:开启非入侵式医美级护肤体验
06-08
草本与咖啡的结合——品晟咖啡强势登场
06-08
艾德证券港股打新京东|大有机会博10%的收益,来不来?
06-08
福鼎白牡丹对女人的具体好处有哪些?
06-08
TMALL@HOME 天猫家居生活展亮相上海K11,用脑洞致敬生活!
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