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2025年中国广场舞大赛(贵州·遵义余庆站)在余庆县贵州斗舞会同心大舞台举办,来自重庆、福建、广西、江西、广东、云南、贵州7个省市的20支队伍以舞会友、以赛促健,展现全民健身的活力和广场舞的魅力。
本次比赛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贵州省体育总会主办,全国广场舞健身活动推广委员会、贵州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遵义市教育体育局、余庆县人民政府承办,余庆县教育体育局、余庆县文化旅游局协办。比赛设青年组、中年组,进行广场舞推广套路、自编套路两个项目的比拼。
开赛仪式上,《非遗钱杆舞》《非遗矮人舞》等节目展现了余庆民族、历史文化和群众体育的发展底蕴。周末时光,现场观众汇聚舞台,欣赏一场“舞林盛宴”。
从白天跳到夜晚,广场舞大赛不仅是选手们绽放个人魅力、展现精湛技艺的绚丽舞台,更是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美美与共的邂逅。在现场,你会领略到广西清亮的山歌、重庆火辣辣的热情、福建闽南文化的柔美……各类动人的情感和文化与广场舞交织成为活力画卷。
“我们把最引以为傲的民族文化融入舞蹈,就是想让观众看到我们家乡的美,还有一张张热爱生活的幸福笑脸。”重庆市荣昌区文化馆翊阳舞蹈团杨雷说,广场舞大赛架起友谊与交流的桥梁,给了选手积极展现文化自信的动力。
中国广场舞大赛作为群众体育赛事的重要品牌,不仅是展现全民健康风貌的舞台,更是连接文化传承与地域文化互鉴的关键纽带。
赛场上,舞者们或刚劲有力、或柔美婉约,既有对推广套路的精准演绎,也有融入地域文化的创新表达,裁判组从动作编排、团队协调、艺术表现等多个维度进行专业评判,确保赛事公平公正。
“从大赛的吸引力和大家的精神面貌可看出,广场舞正从‘饭后休息出出汗’向‘你跳起来真好看’转变。”裁判长杨一表示,各年龄段的队伍在动作设计中融入地域特色,这既提升了艺术性,也增强了文化传播力,让广场舞所包含的“体育+”属性在比赛中得以释放多元价值。
当全国比赛遇上本土IP“斗舞会”,余庆作为赛事举办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文旅体融合答卷,特别是风雨难挡游客、市民对广场舞比赛热爱的场面,令线上直播间的网友感动和向往。近年来,余庆县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同心大舞台”为载体,以“贵州斗舞会”为纽带,将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旅创新融合,搭建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阔平台,让民族团结的友谊之花在黔中大地绚烂绽放。
余庆县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余庆是舞者与群众欢乐的海洋,善文化、龙文化、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高矮人舞、钱杆舞、花灯戏等非遗元素在现代舞台焕发着魅力。在这片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土地上,广场舞已不再只是一种运动,更是推动体旅融合、点亮夜间经济的重要力量,而这份激情与活力来自舞动的身体和动感的旋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成 叶梅
(责任编辑:何欣)